【大公報】[2019-11-28]暴亂不會因區選結束而停止
【大公報】[2019-11-28]暴亂不會因區選結束而停止

今次區選投票率破天荒達71.2%,投票結果自然較往年更具參考價值。香港政圈一直有所謂「四六黃金比例」之說,即反對派與建制派的選民分布,為六比四。

觀乎這次區選結果,建制派所得票數佔總數約四成,反對派則獲五成七,接近六成,似乎正正合乎「四六黃金比例」。

但這種說法忽略了一個重要因素:新登記選民。

據選委會數據,本年全港選民人數有逾413萬,其中有超過39萬人為新選民,足足佔總數百分之十。假如反對派與建制派之間的支持者比例,一直是六比四的話,這百分之十的新選民,其實已具有摧毀這個平衡的力量。但令人玩味的是,選舉結果出爐後顯示,雙方得票仍然維持在六比四左右,沒有出現明顯突破。

考慮到今年的新登記選民大多是年輕人,立場較偏向反對派甚至「本土派」,舉個極端一點的情況,這39萬人全部投票給反對派,最後才得以把整體比例繼續維持六比四。在這種情況下,反對派的實際基本盤其實只有不足五成。也就是說,如果除卻「修例風波」的影響,社會上分別支持建制和反對派的人數,其實已十分貼近五五之比,至少六比四絕非永不能破的黃金比例。

說到這裏,少不免有人會提出質疑,認為上述情況過於極端。的而且確,今次選舉的實際情況是,不論建制或反對派,所得票數均較上屆有大幅進帳。那如果用最保守的算法,新增的10%選民,各有5%分別投給建制和反對派,情況又如何呢?這樣算下來,總體比率似乎沒有改變,但背後仍然衍生出一個問題:反對派透過「修例風波」為自己贏得額外5%的選票,但亦同時輸掉了5%選票。也就是說,「修例風波」之於反對派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,很大程度上是同等的。換言之,如果「修例風波」再長期延續下來,對反對派未必有百分百的好處。

最後,如果說新增的10%選民,其實已把票全部投給建制派,那無疑就是對建制派而言最嚴峻的情況。但由於新增選民多是年輕人,加上不少是首投族,而且對上數次立法會補選都由建制派拿下,筆者認為這種情況的可能性不大。照常理推論,即使並非所有新選民都投票給反對派,但應有相當大一部分票數落入反對派口袋。這就回到上述第一種情況的結論:「四六黃金比」並非堅不可摧。而依靠民粹催生而來的選票,多半不是鐵票。

當然,本文的見解充其量不過建基於理論上,沒有納入選區特徵、選民年齡、各區候選人數量等因素。但歸根究底,筆者想說的是,這場「修例風波」發展到今日,區選絕不是終點,而是另一個起點。看反對派獲勝後,公然往理工大學向暴徒「謝票」,執意要將社區政治化,就知道他們針對政府和建制派的攻勢,不會因為一次勝利就停下來。

另一邊廂,慘敗的建制派是否從此就束手無策?當然不是。區議員與服務社區之間並沒有必然關係,如果對方只顧政治無視社區實際需要,那就由建制派來做;如果對方肯做,也要監察他是否盡力盡心,要迫使他為議席負上責任。區選過後,來年便是立法會選舉,這場戰役不可能一時三刻就有結果。路遙知馬力,日久見人心,姑且拭目以待。

卓銘